《撒種的奧秘-麥子死了》 何政隆牧師20170716
「撒種」,在主耶穌的時代是農夫耕種麥子或其他農作物的基本方法。在兩千多年前的農耕方式,確實不如現代農業技術發達的有效率。
現代的耕作水稻,都懂得先育苗,等到綠油油鮮嫩嫩的秧苗在苗田裡,長到高約20公分左右,農夫會將整個苗床挖起,像地毯一般捲成一大卷軸,再帶到稻田去,用插秧機快速的插秧,效率高,致使稻田插好的秧苗整齊劃一。漂亮鮮綠的秧田令人賞心悅目,也使農夫看到翠綠鮮活的希望,再過3個月,金黃飽滿的稻穀,就成為農家的安慰與快樂的泉源。
在兩千年前,巴勒斯坦地區耕種麥子,都是由農夫將蓄存起來的寶貴種子,拿到麥田裡撒種,撒下未來豐收糧食的希望種子。由於他們的田地,可能侷限於地形的不夠平坦或面積的不夠寬大,撒種的農夫又未先經育苗的步驟,直接將種子撒在不是很理想的耕田裡。所以,種子可能會被撒到路旁,或撒到石頭縫中,或撒到荊棘叢中,當然,多數都會撒在土壤良好的耕田裡。當麥種被撒在上述不同的地區,其成長是否良好,能否結果收成,多數巴勒斯坦地區的人民都可想而知。
主耶穌也因了解當地百姓對撒種的熟悉體驗,所以就講了「撒種的比喻」來讓跟隨他的人們思考「上帝的話」與人們生命靈魂的關係,因為,主耶穌的一言一行,目的都在啟發人們的心靈,使人願意忍心努力歸向上帝。
主耶穌講的「撒種的比喻」,他自己講解得很清楚。他說,所撒的「種」,就是「上帝的道」,或可翻譯為「上帝的話」,這裡的「上帝的道」,可理解為上帝的道理,或天國的道理,不可理解為「太初有道」的道。太初有道,是「道成肉身」的道,是指主耶穌自己。
所以「撒種的比喻」,是在講解「上帝的道理」在人心中,可能發生的四種模式的發展。第一種,是指人們聽過了上帝的道理,放在心中,卻不以為意,很快,就忘得一乾二淨了,就是撒但把上帝的道理從他的心中完全拿光了,就好像種子撒在路旁被小鳥吃掉一樣。第二種,是指人們聽過了上帝的道理,很有感動,很願意到教會繼續認識主,信心的幼苗快速發展,可惜,環境欠佳,沒有人陪伴、關心,很快就失去到教會的興趣;就像在石頭旁的種子很快就沒有水分供應,幼苗才率一陣子,就枯乾了;第三種,是指人們聽過了上帝的道理,信心很好,常到教會,可惜過一段時間後,又因為環境的各種干擾,太多的煩惱愁煩、太多的金錢思慮、太多的世俗牽絆,就又把上帝的道理放棄了,就好像在荊棘叢中的幼苗被荊棘掐住,無法長大。
第四種,是指人們聽過了上帝的道理,內心極其渴慕讀聖經、祈禱、敬拜上帝、喜歡與大家一起服事主,活出天國子民的內涵,長出成熟的內在生命,於是,渴慕傳福音給周圍的親朋好友,雖然過程可能遇到挫折或困難,但,一傳十,十傳百,福音就傳開了!忍耐耕耘,果實就能豐收。
撒種的奧秘,是主耶穌對自己的預言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,仍舊是一粒;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」死了,才能活,是天國的道理。麥子在土裡吸收水分、種皮爆裂、長出幼苗,原來的麥子死了,更新的生命長大成熟了,結出百倍的種子,繁衍不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